您好,欢迎来到迪斯卡维!

官方微博| 网站地图

7x24h 免费热线130-0172-0905
copy1
行业资讯

联系我们 Contact Us

联系人:张经理

手机:13001720905

电话:0531-88687128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万达广场

您现在的位置: 主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资讯

油毡瓦加入棚改探路新型城镇化(转载)

作者: ZX 时间:1420450505 点击次数:
摘要:在金山屯区博物馆,记者看到一组棚改前后的城区面貌对比图。棚改以前,这座拥有4.8万人口的县区清一色是低矮的灰瓦小平房。如今,玫瑰小区、杜鹃小区、金盛小区……一个个风格新颖、环境优美的棚改安置项目在“一环三横三纵”的道路网络间整齐排列,全区几乎


  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在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地区采访发现,经过几年的大力推进,国有林区棚改取得成效,一座座配套齐全、建筑面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平方米的棚改安置“新城”拔地而起,林区的原始生态面貌也得到显著恢复;棚改工程不仅有效推动了城镇化,还在生态保护、调结构促转型方面实现多赢。
 
  “新城”崛地而起
 
  在金山屯区博物馆,记者看到一组棚改前后的城区面貌对比图。棚改以前,这座拥有4.8万人口的县区清一色是低矮的灰瓦小平房。如今,玫瑰小区、杜鹃小区、金盛小区……一个个风格新颖、环境优美的棚改安置项目在“一环三横三纵”的道路网络间整齐排列,全区几乎所有居民“出棚上楼”。
 
  在小兴安岭腹地,我国开发zui早的重点国有林区黑龙江省伊春市,由于受到当时政策及“先生产后生活”观念的限制,第一代林业工人开进广袤的大森林后,长期住在干打垒和泥草房的环境中。后来部分泥土房被砖瓦房代替,但经历三四十年的历史,多数已破旧不堪,夏天漏雨进水,冬季四壁透风,难以继续居住。“景色像欧洲,生活像非洲”,曾是一些人对林区棚户区生活环境的戏称。
 
  如今,走上伊春市金山屯区街头,道路宽敞,风景如画,几百栋多层建筑统一规划,金山屯区的改变是棚改给国有林区带来显著变化的缩影。
 
  在伊春市翠峦区,虽然已是严冬,81岁的老人王玉琴家却暖暖和和,面对记者她笑得合不拢嘴:“住楼可带劲了,以前取暖烧饭捡柴劈柴烧炉子,天天弄得灰头土脸,现在多清闲啊。活了这么大,头一次住上这种烧饭有煤气、天冷有暖气的房子。”
 
  作为我国zui大的国有林区,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迎来了开发建设以来zui大规模的城市建设,棚改热潮此兴彼起。穿行在海拉尔国有林区棚户区安置工程项目施工处,135栋已基本建成的“巨无霸”棚改楼群近半已完成外墙粉饰,场面格外壮观。
 
  内蒙古绰尔林业局精神文明办副主任杜景云是棚改受益者之一,她说,“从‘夏不蔽雨、冬不遮风’的平房搬上楼后,我感觉生活更体面更有尊严了,工作中也深切感受到林区群众‘住了新房暖了心房’。”
 
  采访中,有这样一段顺口溜在群众中广为传唱:“告别棚户区,搬进新楼房;消灭泥泞道,公路通四方;文化活动多,健身有地方;城市换新颜,群众心里亮。”
 
彩色沥青油毡瓦建筑屋面施工效果图

彩色沥青油毡瓦建筑屋面施工效果图
 
  补偿政策惠民
 
  记者采访了解到,国有林区在棚改过程中从群众的实际困难出发,因地制宜地出台了各项“惠民政策”,总体上按照“拆一平还一平”或者“拆一户还一户”的原则,面积差价按建筑成本价补,楼层差价按中间层补给zui低和zui高层,总体上达到50平米以内个人出资每平方米300元。
 
  在大兴安岭林区深处的一处棚改项目“惠民新区”,从全胜林场退休的李庆和夫妇热情地带着记者来到他们的家,40平方米的一室一厅,温馨敞亮。李庆和家是2009年zui早一批搬进这个小区的,他告诉记者,装修费加上面积差价总共1万多元,“花这些钱就能住进这样好的房子,太划算了。”
 
  由破房变好房、旧房变新房,许多群众不花钱、少花钱就实现了个人财产的明显增长。在伊春市友好区棚改安置房小区“嘉航小区”,陈超夫妻俩2011年在父母分配的3号楼5单元601室结婚,他说:“从‘板夹泥’房到新房,我们不仅没花钱,而且因为是6楼,政府还倒找了几千块钱,现在这套房子市值已经超过10万元。”
 
  记者发现,各地棚改在具体安置过程中很多方面体现了“以人为本”。考虑到一些林区职工对安置后邻里不熟悉有顾虑,一些林区就采取邻居平移到同一栋楼甚至同一单元的做法;考虑到残障人士出行,林区普遍采取将其安置在出行便利的楼栋和楼层。在惠民政策的引导下,仅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和伊春市国有林场就有约30万人在几年的棚改中住上了新房。
 
  在棚改具体实施过程中,各林区还本着“宜建则建、宜修则修”的原则满足了不同棚户区居民需求。考虑到退休职工医疗问题,更多进行异地安置,在职职工则就地安置或就地以旧修新。
 
  在内蒙古绰尔林业局河中林场,整饬一新的几排北欧风情的平房十分美观,98户房屋均是由统一栅栏间隔的“前屋中院后仓房”式结构。“我家原是50年代的砖木房,破旧不堪,现在透风的木窗改换成了双层玻璃的白塑钢窗,以前一下雨便漏水的屋顶换上了油毡瓦,真喜欢这个家。”44岁的林场职工吴云说,房屋的改造和维修,家里没掏一分钱,全由林场按照户均2.5万的投入进行。
 
  棚改成改革抓手
 
  作为东北、华北地区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,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已上升至国家战略。伊春市在2010年底全面停止主伐,开始实施严管资源、林权改革、经济转型等举措,发展理念从“靠山吃山”向“生态立市”转变。
 
  在天然林资源保护、大小兴安岭生态保护和经济转型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的支持下,各林区将棚改与“生态移民”有效结合,注重引导人口向中心城镇、中心林场集聚。既保护了森林资源,又改善了人居环境。
 
  生态移民就是以减少森林资源社会性消耗为目标,以林场职工享受城镇化生活为宗旨,调整林区布局,将撤并的林场职工整体搬迁进镇,实现林场职工“山上生产、山下生活”。
 
  美溪区是伊春市zui早进行生态移民的区域之一,原金沙河林场、桦皮羌子林场、青山口林场的1500多户居民前两年就已搬迁到山下,每年至少可减少1.5万立方米社会性森林资源消耗。“林区居民平均每年每家烧柴10立方米以上,存在消防隐患。”伊春市棚改办主任李志敏说。
 
  内蒙古森工集团(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)副总经理赵宝军说:“‘生态棚改’利民利林,林场职工为国家林业事业贡献不小,长期以来虽然是城镇户口,但基本没有享受到城市基础设施服务,‘生态移民’后利于让更多的林区职工住进设施更齐全、功能更完善、布局更合理、更舒适宜居的新型城市小区,共享城市文明成果。”
 
  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发现,林区棚改没有简单地以旧翻新或就地重建,而是通过整体规划,与林场布局调整、小城镇建设、产业发展、基础设施改善有机结合,为林区可持续发展添动力。在伊春市国有林区,利用棚改腾出的土地,优化产业布局,集中打造优势产业推动集群式发展。一批高附加值种养殖业、林产品精深加工、旅游产品、旅游地产、餐饮服务等产业项目集群逐渐形成。
 
 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在国家政策要求减伐后,借棚改调整国有林区生产力布局,将棚改与新林区建设紧密结合。伊春市在棚改过程中,与城市产业布局调整结合,将原有的218个林场(所)zui终整合撤并为121个。生态移民后,再拆除原有林场和经营场所,生产生活用地集中收回,再用于生态还林或者经济还林,有的还发展生态产业、林产品精深加工等,这不仅可以帮助解决职工就业问题,也推动了林业的可持续发展。
 
  伊春市委书记王爱文表示,国家棚改政策如同及时雨,为林区错综复杂的改革找到了抓手。
 
  资金不到位 政策难协调
 
  部分国有林区棚改遭遇瓶颈
 
  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调研发现,随着棚户区改造大力推进,财政实力薄弱的国有林区,在进一步推进棚改建设和水、暖、气管网及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上,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。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国有林区政策性减伐或停止主伐后,收入急剧下降,棚改持续推进有压力,一些项目甚至搁置几年仍难推进。
 
  棚改资金难到位
 
  记者在大小兴安岭地区调研时了解到,各国有林区对棚改下一步推进的目标非常明确,但普遍反映资金压力巨大。
 
  “加上非集中连片的,伊春市还有10万户需要棚改。”伊春市委书记王爱文说,“伊春市财政收入规模小,主要用于保运转、保工资、保民生,这两年政策性全面停止主伐后,财力更加紧张,‘小马拉大车’,资金面临很大压力。”
 
  没了木材收入,林业局不断欠账,政府向开发商“赊账”搞棚改现象在伊春较为普遍。目前全市开发商垫资搞棚改至少15个亿,再不解决后期棚改难以运转。
 
  根据国家政策,为保护生态,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也大幅调减采伐量,逐步停止天然林主伐。内蒙古森工集团常务副总赵宝军介绍,2011年林区木材产量被调减到110万立方米,不及10年前的1/3,资金收支压力大。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已累计开工10.7万户,资金配套11.9亿元,其中抵押贷款达到7.6亿,继续融资也越来越困难。
 
  采访中,国有林区普遍反映上级资金到位慢,影响工程的启动和工期进度。王爱文告诉记者:“伊春普遍是建设单位垫资棚改,垫不起的就等着国家资金到位,而每年4月至10月是东北zui好的施工时间,央补一般在9、10月份才到账,11月份就要封冻了,工程一停就隔一年,不仅延长了工期,还增加了过渡安置费等成本,宜每年开春后先预拨部分资金。”
 
  工程路网配套尤其是后期供暖负担很重,这是国有林区另一反映强烈的问题。林区干部建议考虑极寒地区的实际情况,在供热项目上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。
 
  建筑成本逐年上涨
 
  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发现,尽管各地林区在棚改安置过程中出台了很多惠民政策,但由于林区职工收入普遍较低,生活积蓄少,尤其是近年物价上涨,建筑成本增加,个人出资部分增加明显,群众负担持续加重。
 
  赵宝军介绍说,目前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职工收入低,年平均工资是2.89万元,为属地平均工资的60%。在伊春,翠峦区林业干部李传程表示,各林业局效益和政策松紧度不同,但总体而言棚户区居民中困难群众的比重较大,相当部分在支付房屋结构差价及装修入住费用时有困难。
 
  与此同时,林区棚户区居民“身份”复杂,有合同制工人、全民职工、大集体工人、社会青年等,他们之间待遇差别较大。林区居民棚改因“身份”不同而面临的负担也有明显不同,尤其是一些身份不“优”的单职工家庭,为住上棚改安置房背上债务。
 
  家住内蒙古牙克石市民生安置小区26号楼的孙树林今年68岁,在库都儿林业局新账房林场小学从教40年,因为是大集体工,退休金只有1200元,老伴是聋哑人,没有工作收入。他告诉记者,这套房47平方米的一室一厅平均每平方米花了600元共2.8万才拿到手,然后加上简单装修,为此背上了3万元的欠款,至今还欠着1万多元。
 
  棚改安置个人出资部分随物价逐年上涨也加重群众负担。“翠峦区第一批安置房2009年末就交房了,当时每平方米个人只需100元。现在远远超出这个价格了。”李传程说,近年来,原料价格尤其是人工工资上涨明显,每平米建设成本由2008年的八九百元,普遍涨到2013年的1300至1500元。
 
  政策难协调致项目搁置
 
  记者采访了解到,以伊春市为代表的“政企合一”体制的国有林区棚改在整体推进上,其土地、税费减免、配套设施建设等难协调的问题较好解决。而国企内蒙古森工集团及下属各林业局与属地政府均“政企分开”,这一体制致几年来累计超过2.3万户林区棚改项目因政企资金难、协调难等问题遭到搁置。
 
  赵宝军说,林场(所)在撤并过程中产生的林区职工需要异地安置至中心集镇。森工集团通过与中央部委、属地政府大量协调,同意在呼伦贝尔各中心集镇开建异地安置点,各林区居民可以自由选择安置点。
 
  2009年,内蒙古森工集团在集团总部所在地的县级市牙克石市就安置了来自13个林业局的4845户居民,棚改房由政府代建后再由企业回购,项目进展顺利,受到群众欢迎。61岁的孙良斌就是2010年从400多公里外的满归林业局退休安置到牙克石的,“我两个孩子还在满归上班,年纪大了,在牙克石看个病啥的方便,感谢这个好政策。”
 
  2010年,异地建设计划4235户再次委托牙克石政府建设,森工集团与牙克石市政府还签订了协议,由市政府负责规划、拆迁、建设,森工集团按照协议回购,计划2011年12月31日交付使用。但是,因为项目土地开发价值低,开发商投标并不积极,至今还有2631户没开工,已开工的1604户仍未完工。
 
  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采访了解到,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2010年至2013年在牙克石市、海拉尔区、扎兰屯市、根河市等地进行异地建设计划是3.15万户,但至目前,加上各林业局及林管局局址项目,总共约2.3万户棚改项目尚未开工。一些群众多年处于“旧房已拆除,新房尚无影”的境地,意见较大,信访时有发生。赵宝军坦言,“中央给这几年列入计划的项目配套资金都下来了,但现在还睡在集团账上。”
 
  在属地政府代建进展缓慢的情况下,企业想自己建,但在土地、税费减免、配套设施建设等与属地政府协调“不畅”,这是项目进一步搁置的直接原因。赵宝军说,“伊春‘政企合一’,土地自己说了算,费用减免自己定,我们不行,这些政策我们得去争取。自家的事和求人协调办事不一样。牙克石要我们按40万/亩购买土地,比位居呼伦贝尔市中心地位的海拉尔区给我们的24万/亩的地价还贵,企业压力很大。”
 
  在2.3万户未开工项目中,牙克石市约1.3万套。牙克石市住建局局长张满泽表示,2014年想启动包括林区项目在内的大约2万户棚改项目,预计配套20个亿,但政府财力有限,资金压力巨大,具体如何实施还没定。

相关阅读

关闭